Welcome to the Qian Peng Group !
Qian Peng 彭谦
![]() |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科学学院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东路1号 邮编:101408 电子邮件: qianpeng AT ucas.ac.cn Scopus: 35774616300 |
专利与奖励
- 2023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2013年中国化学会唐敖庆理论化学青年奖
- 2017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
- 国家专利1项
学术兼职
- 中国化学会理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化学会分子聚集发光专业委员会委员
- 《Aggregate》编委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青年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
本课题组主要致力于发展复杂分子体系的激发态发光过程的理论计算方法,揭示有机分子聚集体的分子激发态的衰减机理,建立理论模型与实验观测量之间的关系,探索多尺度描述分子发光过程的新方式:
- 发展复杂分子体系的激发态结构和动力学的理论计算方法和软件开发;
- 分子内和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对有机分子激发态衰减过程的改变和调控;
- 有机发光新材料、新现象、新机制和新概念的理论研究和高效固态发光材料分子设计;
- 应用人工智能筛选与设计优良性能的有机光电材料。
教育背景
- 2005.09–2008.06 博士,物理化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导师:帅志刚教授
- 2001.09–2004.06 硕士,无机化学,西北大学,导师:文振翼教授、史启祯教授
- 1997.09–2001.07 学士,材料化学,西北大学化学系,导师:高胜利教授
工作经历
- 2024.01–至今: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科学学院
- 2020.11–2023.12: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科学学院
- 2015.07–2015.09:访问学者,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
- 2008.07–2020.11: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在研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2325305),主持,2024–2028
- 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B(XDB0520100),学术骨干,2023–2028
-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YFB3614300),学术骨干,2025–2027
科研简介
彭谦教授长期聚焦有机发光材料的理论设计与性能预测,在激发态理论、多尺度模拟、分子光物理机制解析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进展,特别是构建了连接“理论建模 → 材料设计 → 实验验证”的研究体系,推动了发光材料从原理理解到工程应用的转化。
- 发展了多模耦合动力学理论与软件(MOMAP),广泛用于激发态动力学模拟
- 提出激子利用率超过100%的新机制,推动TADF材料理论发展
- 结合机器学习构建分子描述符,实现有机光电材料的高通量筛选
代表性论文
- MH Liu et al., Nat. Commun., 2023, 14, 2500.
- H Chen et al., J. Am. Chem. Soc., 2023, 145, 11988.
- YH Shi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2022, 61, e202213463.
- CW Ju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23, 120, e2310883120.
- Q Sun et al., Mater. Horiz., 2022, 9, 2518–2523.
科研影响力
已发表SCI论文220余篇,总引用超过17,000次,H-index为80,21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